2013年12月1日,上海交大博士生学术论坛第十六期暨“智能制造·智造中国”学术论坛在闵行校区图文信息楼八楼报告厅开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交大等高校的200余位师生参加。论坛紧密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和重大发展需求,讨论智能化设计、智能制造工艺、智能控制、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筹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拓宽博士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为我国制造业与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走向“中国智造”提供借鉴。
上海交大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伟明致开幕辞。他指出,博士生论坛在促进学科交叉、拓宽学术视野、丰富博士生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博士生们利用此次机会,勇于交流,乐于分享,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全面的锻炼自我,综合发展,努力成为优秀的博士生,为国家科研工作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原校长翁史烈教授作题为《中国燃气轮机的发展》的特邀报告。燃气轮机是一个涉及国家能源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被誉为动力机械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翁史烈院士是我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燃气轮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翁史烈如此描述并发问:“我国燃气轮机发展存在三方面瓶颈:体制上不同种类的燃气轮机系统互相割裂、关键技术的匮缺和相关人才匮乏,而上海交大在其中做出哪些贡献?”报告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对与会博士生有着很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
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涤尘作了题为《从3D打印技术看学科交叉的作用》的特邀报告。他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带大家走进了3D打印这一前沿技术,给与会师生们很多启发。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对于开拓博士生的学术思维大有裨益。
长江学者、上海交大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教授作了题为《自然启迪的材料探索研究》的特邀报告。他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类比,启迪同学们从自然中发现材料科学的奥秘,并举例分析了遗态材料的形成过程,不仅展示了从自然万物的角度探索材料的各种可能性,还讲解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长江学者、上海交大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来新民教授根据多年科研经历,带来了题为《基础制造智能化技术及案例分析》的精彩演讲。他从基础制造出发,分享了智能化应用的发展方向,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让大家看到了基础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所长王宝瑞结合研究所特色,讲述了“超精密加工与空气静压支撑技术”。分析了超精密加工和空气静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提到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他勉励在场的同学,“只要我们有正视差距的勇气和反超的信心,中国的制造业就一定能够腾飞!”
本期学术论坛的分论坛分为“智能化设计”、“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和“智能控制与智能制造系统”三个主题,共收录论文104篇,28位博士生通过宣讲报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各分论坛的特邀嘉宾对宣讲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同时抛砖引玉,与参加博士生分享科研经验和科研方法等。现场气氛积极热烈,专家的精彩点评对博士生今后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激发了与会学生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浓厚兴趣。经过嘉宾评选和与会博士生推荐,本期论坛共评选出最佳报告奖3名,优秀报告奖9名,优秀展示奖6名。
12月2日,与会博士生前往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进行学术实践交流,探索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
本期论坛由研究生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共青团上海交大委员会主办,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协办。“智能制造强国兴业,百家争鸣学术交锋”,论坛为广大博士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博士生通过与专家、学者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不仅深化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同时还有机会接触到了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将为参会博士生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并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