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学协作组

研究生教育协作组

2021年上海市西南片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博极医源”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日期:2021-11-17作者:admin 浏览量:

2021年11月11日,2021年上海市西南片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极医源"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医与西医的对话:代谢与衰老”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顺利举行。论坛由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办公室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承办。本次论坛设大会专家报告、学生报告、学生分组报告、壁报交流和学术沙龙等环节,旨在聚焦中西医对话,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分享学术成果,鼓励学术创新,促进学术合作,共同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新路径。

出席开幕式的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梅文瀚教授,上海市西南片联合办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冯小革等。开幕式由梅文瀚教授主持,吸引了线上线下500余名学生参会。

胡翊群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从不同视角对人类健康深入讨论、有效对话将推动医学事业向着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水平发展。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其中必定包含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包括身体、心灵及全生命周期中的关怀。他强调,国家层面的重视引领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中西医对话源于2019年,是西南片区重要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子,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敢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胜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本次“代谢与衰老”论坛延续前两次“肿瘤防治进展与前沿”“ 基础免疫研究”中思想激荡碰撞的优良传统,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世界范围内学术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并预祝论坛举办圆满成功。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郑俊克研究员以《代谢调控与血液稳态》为题,概述了不同时期造血干细胞代谢规律,讨论造血干细胞干性维持以及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代谢调控规律,并介绍了课题组在白血病干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代谢规律及调控的科研和临床转化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几项干细胞代谢规律的研究案例探讨血液稳态维持及白血病靶向治疗的发展趋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灏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结局及中西药干预策略》。他围绕“如何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精确率”这一话题,概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负担,讲述了从症状方面论述疾病评估方式的最新研究,展开探讨了中医药干预策略的“三个重视”、“一个核心”、“一个强调”。

本次中西医对话研究生学术论坛共计收到学生报名稿件44份,经过前期初审,2名同学获邀作大会报告,8名同学获邀作口头报告,10名同学获邀进行学术壁报展示。经过评审,马俊丽、林丽媛同学凭借突出的学术成果,精彩的报告、壁报表现获得了本次论坛特等奖,并代表本次论坛获奖同学上台领奖。董艳教授、冯小革主任共同为获奖学生马俊丽、林丽媛颁奖并合影留恋。

在大会学生报告中。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荣获本次征文特等奖的马俊丽同学做了题为《黄芪多糖重塑衰老小鼠的肠道菌群并逆转衰老诱导的炎症及胆汁酸稳态失调》的现场报告。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林丽媛同学分享了题为《基于代谢标记策略定量研究肠道细菌在体原位的生长代谢活性》现场报告。

下午是学生分组报告及壁报交流环节。每位报告者同学们精心梳理成果,有条不紊地展示了自己在科研中的收获。青年学子围绕围绕学术前沿、学科融合等话题开展对话,大家畅所欲言,氛围热烈。在报告的最后评审老师与报告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壁报展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该环节为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提供了学术交流机会,对于学科的发展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的对话”论坛系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研究生论坛品牌项目。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大学等19家高校组成,旨在进一步发挥上海市西南片区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合作开展修读第二专业、跨校选课、实验设备共享、学术论坛等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水平。

“博极医源“研究生学术论坛目前已经是第11届。论坛冠名取自于医学院院训“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每年一度的学术论坛为我校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可以拓宽科学视野,交流学术思想,启迪研究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通过对研究热点的深入讨论和精准对话,加强科研成果交流与创新思维碰撞,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论坛延续2020年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会场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秩序井然。线上同步直播,学生们积极留言弹幕,反应热烈。论坛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研究生创新和科研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