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跨校辅修课一座难求
日期:2009-06-14作者:姜澎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记者姜澎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小谢今年毕业,顺利入职一家知名的外资时尚用品制造公司。因为他不仅擅长外语,还辅修了同济大学的珠宝鉴定与营销管理专业,拥有第二学位。沪上高校打破门户之见开设跨校辅修课程,正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造机会增加复合技能、完善知识结构,给他们欲飞的翅膀插上更多羽毛。所以,刚刚结束的松江大学城辅修专业招生报名咨询会,几乎吸引来了大学城里所有一、二年级的学生,有些专业“紧俏”得一座难求。
据了解,在本市高校集中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松江地区,目前各校都已相互开放辅修第二专业,打破围墙资源共享,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好条件。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前不久在上海的校长论坛上介绍,耶鲁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的学生可以互相选择自己学校没有而对方学校有的课程。他还说,如果在开车一小时距离内的两所学校开设完全相同的专业,两所学校都会削弱自己的力量;而开展合作,可以让学生得到更丰富的资源,学校也可以保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特色和领先地位——他描述的这种理想状态正逐渐在上海变成现实。
三成以上大学生选择辅修
“请问我入学后多少时间可以申请辅修第二专业?”“我入学后一直没有丢掉高等数学,还有辅修经济专业的机会吗?”“我想学德语,怎么才能报上名呢?”在不少高校的BBS上,辅修第二专业学位总是热门话题。
继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多年前结成西南片跨校教学联盟之后,目前东北片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松江大学城的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也都结成了教学联盟,各自将本校的特色专业向其他学校学生开放。
据统计,在本市西南片高校和东北片高校中,参加跨校辅修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超过了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辅修成为大学生“享用”外校优势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复旦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张小天去年选修了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他说:“会计是财大的强势专业,辅修一年,我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感受了和复旦不一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王亮则说:“自己学校的一些热门辅修专业课程选不上,跨校选修给我们补充了新的学习渠道。”王亮高考时没能如愿入读国际贸易类专业,想辅修本校的金融类专业也没成功,最后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得到了机会。
据悉,近年来仅东北片高校和西南片高校,就有近万名跨校辅修的学生获得了第二专业学位证书。
辅修给师生和学校“加压”
目前各教学联盟内的高校,每年要推出七八个专业让学生选修。而学生选修的热情程度和报名数量,无形中促成了校际竞争。
“每年开辅修课,教务处最苦恼如何排任课老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周斌说,自从松江大学城高校结成跨校辅修联合体以来,学校每年都要尽可能选派最出色的老师任教。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老师代表着学校的形象。
辅修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师质量提出了高要求,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所名牌大学的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跨校辅修对选课的学生有成绩限制,只有绩点达到一定分数才能获得资格,因此学生想要辅修,本专业学习先要取得足够好的成绩。
跨校辅修对高校也有压力。目前,不少高校的辅修课已经形成特色,如东北片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大、上海理工等高校,都各自推出了优势专业:复旦有新闻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财大有会计学、工商管理等,同济大学则有工程管理等“拳头产品”。西南片高校中,上海交大开设的数学、自动控制,东华大学开设的艺术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心理辅导与社会工作方向的社会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中医大开设的针灸推拿应用等,都很受学生欢迎。
教育专家指出,跨校辅修促进高校合作办学,有助于防止“巨型大学病”。高校中曾一度兴起盲目求“全”之风,其实不利于高校积累自己的竞争优势,反而会把管理精力耗散在众多低附加值的事务上,而且每所高校拥有的教育经费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跨校辅修制度的推行,正可以让学校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好各自的优势特色专业,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